科研进展-凯发网
-
华南植物园对海岸带互花米草入侵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互花米草是一种原产于北美大西洋沿岸的草本植物,近年来已迅速入侵中国海岸线,其中93%的入侵区域为泥滩地。尽管互花米草入侵通常被认为会对滨海湿地造成负面影响,但其对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尚不明朗。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海岸带生态系统研究团队联合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首次系统评估了互花米草入侵对中国沿海泥滩地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互花米草入侵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储量,且这种促进作用在不同入侵时间、土壤深度和区域都普遍存在。本研究为互花米草入侵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认识,并强调了其作为一种潜在的自然凯发k8国际官网首页入口的解决方案,在中国海岸带蓝碳增汇方面的重要作用。文章提出,未来研究需进一步关注互花米草入侵对其他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特别是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并对当前的互花米草的治理提供了新的见解和思路,文章建议系统考虑海岸带生物入侵的综合效应,趋利避害,维持沿海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相关研究成果已近期发表在国家顶级学术期刊 science bulletin(《科学通报》)上。华南植物园博士研究生张靖凡为第一作者,东北地理所毛德华研究员和山东大学海洋研究院刘纪化教授为共同第一作者;华南植物园王法明研究员为通讯作者,海洋二所苏纪兰院士和厦门大学焦念志院士为共同通讯作者。美国弗吉尼亚海洋研究所的 kirwan 教授、澳大利亚南十字大学 sanders教授和中山大学的陈雅萍研究员等共同参与研究工作。该研究得到“海洋负排放”大科学计划、中科院青年团队项目、青促会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的支持。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scib.2024.04.049图1. 1990 - 2020年互花米草入侵下土壤有机碳储量的损益。
2024-05-06
-
华南植物园发表薹草属宽叶薹草组一新种——清远薹草
莎草科(cyperaceae)薹草属(carex linnaeus)包括2000多个物种,是被子植物中最大的属之一,几乎遍布全球。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薹草属的内部关系得以不断明确。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薹草属包括6 subgenrra,62 sections和49 groups。自2010年以来,国内不断发现薹草属新种,陆续报道约40种。2022年2月,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植物科学研究中心陈红锋研究员及其团队,在清远市林业局曾球根高级工程师及笔架山林场张名开场长等人的陪同下,前往清新区笔架山林场开展植物调查时,发现一疑似薹草属新种,随即采集标本并引种回华南植物园开展进一步的形态学及物候学观察。结合植物志学习,请教邓云飞研究员,体视显微镜下的花果形态观察,初步确定该种属薹草属宽叶薹草组(sect. siderostictae),形态上和同组的扇叶薹草(carex peliosanthifolia)最为相近。此外,我们前往标本馆学习了扇叶薹草的标本,对比两个种在花序分支及果实形态上的差异。与此同时,定期观察引种植株的生长情况,采用相机记录植物的物候变化,进一步观察记录花果形态。我们发现新种和扇叶薹草相比,在花序分支、小穗数量、雄花序形状、花柱基部是否增大以及喙形态方面存在差异。2023年7月,研究团队前往广西金秀山采集扇叶薹草和花葶薹草(carex scaposa)的标本及分子样材料,获取新种、扇叶薹草和花葶薹草的2个核基因和3个质体基因的片段,结合ncbi中数据,采用来自2 sections和3 clades共21个物种的5个基因片段,构建ml树,支持率均高于90%,且sections和clades之间关系和前人研究结果一致,结果可信。发现相比于扇叶薹草,新种和花葶薹草亲缘关系更近,两种互为姐妹类群。因此分子证明也表明该种为宽叶薹草组一新种,基于新种模式标本的采集地,将其命名为清远薹草(carex qingyuanensis y.l. li & h.f. chen)。宽叶薹草组种包括27个种,来自3个传统的组:花葶薹草组(sect. hemiscaposae),宽叶薹草组(sect. siderostictae)和蘖枝薹草组(sect. surculosae)。清远薹草属传统的花葶薹草组,该组形态在薹草属因为雌雄花同花序,宽可达12厘米的折扇形叶以及单出或复出的圆锥花序独具特色。国内已报道8个物种属于该组,主要分布在中国中南部及东南部(包括台湾)的常绿阔叶林中。尽管该组物种较少,但因细微的形态差异,在分类上存在较大的挑战。清远薹草的发现,丰富了广东省薹草属宽叶薹草组物种分布的记录。相关研究成果已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phytokeys上。华南植物园博士研究生李亚丽为第一作者,陈红锋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广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资助。文章链接:https://phytokeys.pensoft.net/article/117734/图1 清远薹草和扇叶苔草的形态对比(注:a: 清远薹草生境;b,d: 清远薹草花序;c,e: 扇叶薹草花序;f: 清远薹草小穗;g: 扇叶薹草小穗;h: 清远薹草果囊;i: 扇叶薹草果囊;j: 清远薹草不成熟的果和基部膨大的花柱;k: 扇叶薹草不成熟的果和基部不膨大的花柱. )图2. 基于2个核基因和3个质体基因数据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注:标红种为形态相近的清远薹草和扇叶薹草)
2024-05-06
-
广州健康院许永团队发现新型rorγ反向激动剂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许永研究员团队在nature旗下国际学术期刊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2023年影响因子8.20)发表题为“discovery and pharmac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1,2,3,4-tetrahydroquinoline derivatives as rorγ inverse agonists against prostate cancer”的研究论文,报道了针对新靶点rorγ的新骨架反向激动剂及其抗前列腺癌活性和作用机制。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许永研究员团队在nature旗下国际学术期刊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发表题为“discovery and pharmac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1,2,3,4-tetrahydroquinoline derivatives as rorγ inverse agonists against prostate cancer”的研究论文,报道了针对新靶点rorγ的新骨架反向激动剂及其抗前列腺癌活性和作用机制。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男性发病率和致死率都极高的恶性肿瘤,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信号通路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ar基因扩增、突变和剪切体表达等使得前列腺癌治疗面临耐药难题。如何开发新靶点并发展候选药物克服临床耐药是该领域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nature medicine,2016)核受体rorγ是调控ar表达的关键驱动因子,可作为前列腺癌治疗新靶标,靶向rorγ可为临床耐药治疗提供新的策略。本研究大体分为三部分,首先采用热转移实验(thermal shift assay,tsa)筛选获得苗头化合物,随后结合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技术和药物化学中的结构优化策略,采用tsa和luciferase(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等方法评估化合物在rorγ上的活性,随后开展了抗前列腺癌的活性及机制研究。通过系统的构效关系研究和生物活性评价,该团队获得了两个高活性、高选择性的具有1,2,3,4-四氢喹啉母核结构的新颖rorγ反向激动剂xy039和xy077。xy039(ic50 = 550 nm, δtm = 8.1 °c)和xy077(ic50 = 4 nm, δtm = 10.2 °c)均可显著抑制rorγ的转录活性,增强rorγ-lbd的热稳定性,对rorγ表现出优秀的选择性。在体外,xy039和xy077可有效抑制多种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与克隆形成,阻止前列腺癌细胞的迁移和诱导前列腺癌细胞的凋亡,同时可有效抑制前列腺癌细胞中ar和ar调控的下游基因的表达。在22rv1细胞构建的小鼠异种移植前列腺癌模型中,xy039和xy077可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该研究进一步阐明了rorγ可通过调控ar信号通路在前列腺癌的发生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表明了rorγ是前列腺癌治疗的潜在靶点。该研究也为前列腺癌及其耐药治疗提供了一类有前景的候选药物。同时,该研究也为后续rorγ反向激动剂的开发提供了重要借鉴。许永课题组吴锡山副研究员、博士生罗小雨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张岩副研究员、许永研究员、吴锡山副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sts项目、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广东省博士后专项基金的支持。论文链接研究发现靶向rorγ的抗前列腺癌候选药物
2024-04-30
-
广州健康院发现线粒体基因编码第14个蛋白质的“线粒体约定”新模式
5月3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刘兴国课题组在cell metabolism期刊发表了题为a novel protein cytb-187aa encoded by the mitochondrial gene cytb modulates mammalian early development 的文章。5月3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刘兴国课题组在cell metabolism期刊发表了题为“a novel protein cytb-187aa encoded by the mitochondrial gene cytb modulates mammalian early development” 的文章。该研究发现并证实,除13个的线粒体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外,线粒体基因细胞色素 b (cytb)可以产生一个线粒体基因编码胞质翻译 (mtdna-encoded proteins arising from cytosolic translation,mpact) 的新蛋白cytb-187aa,这一模式的英文缩写pact具有“约定”的含义,因此将这一新模式称为“线粒体约定”。进一步揭示 cytb-187aa在胞质翻译后定位到线粒体基质中,通过atp依赖的方式调控早期发育。众所周知,教科书上写明哺乳动物的线粒体基因组包含37个基因,其中13个基因编码信使rna翻译为蛋白质、22个编码转运rna、2个编码核糖体rna。线粒体基因组编码的信使rna在内膜包裹的基质内,由线粒体核糖体翻译,形成内膜上呼吸链的13个蛋白质,在能量产生中发挥了核心作用。线粒体基因组中心法则的密码子,与细胞核在细胞质核糖体翻译的“标准密码子”存在明显不同。然而,线粒体基因组编码区是否可以使用细胞质标准遗传密码编码新的蛋白质?这是关乎中心法则的最基本科学问题。作为唯一的呼吸链复合物iii的线粒体编码基因,刘兴国团队针对线粒体基因细胞色素 b (cytb),其信使rna出线粒体而使用胞质核糖体的标准遗传密码编码全新蛋白质进行分析,并制定了这一187个氨基酸长的新蛋白质的抗体。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lc-ms/ms) 鉴定了cytb-187aa的外源特征肽,在多株人、鼠的细胞中鉴定了多条匹配的内源特征肽。随后使用 moontag 系统可视化 cytb-187aa信使rna 在胞质核糖体的翻译,并通过western blot在多株人、鼠的细胞中检测到了cytb-187aa。为了验证其线粒体基因组来源,团队比较了线粒体基因组缺失细胞和野生型细胞,发现 cytb-187aa 仅在后者表达。进一步,通过超高分辨显微镜,发现cytb-187aa在胞质翻译后定位到线粒体基质中,其中n端的37个氨基酸在靶向线粒体基质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有趣的是,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与亲本成纤维细胞或其分化的肝细胞相比,cytb-187aa 在ipsc 中的表达量更高,这暗示cytb-187a与多能性存在重要关联。的确,在干细胞的始发态(primed)-原始态(naïve) 的两种多能性状态中,cytb-187aa是原始态所必需的,并调控两种状态的转换过程。机制上,cytb-187aa通过与线粒体磷酸转运蛋白slc25a3相互作用,以atp依赖的方式进行调控。而在体内,刘兴国团队建立了 cytb-187aa敲降小鼠模型,发现 cytb-187aa敲降会减少卵泡数量,从而损害雌性生育能力。该研究改写了教科书中“线粒体基因组编码13个蛋白”的论断,发现了线粒体基因组上编码复合物iii中细胞色素 b 的cytb基因可以使用胞质核糖体的标准遗传密码编码第14个全新蛋白质。线粒体与细胞核二十亿年前相遇,开始了真核生物的进化,而进化中,两者不同密码子的中心法则,“与君若只如初见,动若参商终不怨”,并不是象参星和商星一样独立运行。 “奈何等闲丝未尽,我以我心为探看”, 线粒体约定,用其部分信使rna使用细胞核中心法则,是两个中心法则交互事件。其次,线粒体基因 cytb 的双重翻译模式:母蛋白 cytb 与cytb-187aa展示了线粒体能量的双重调控模式。与在呼吸链复合物iii中的 cytb蛋白比较, 这一线粒体基因编码的第14个蛋白质cytb-187aa与slc25a3相互作用,异曲同工的调节能量过程,在卵子发育、着床前后等早期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与广州医科大学、中国科学院香港创新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广州实验室、南开大学和西湖大学等多个研究组合作完成。本研究获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和广州市的经费支持。论文链接图1 线粒体基因cytb编码胞质翻译的cytb- 187aa调控早期发育
2024-05-03
-
亚热带生态所环江站在《science》发表letter文章强调被忽视的地下水泛滥风险
近日,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陈洪松研究员团队在science上发表题为groundwater flooding risks overlooked的letter评述,警示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但常被忽视的的地下水泛滥风险。近日,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下称“环江站”)在science上发表题为groundwater flooding risks overlooked的letter评述,警示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但常被忽视的地下水泛滥风险(图1)。《道德经》有云: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水滋养了地球关键带中的生命,使得地球以勃勃生机区别于已知其他星球的荒凉沉寂;但与此同时,因水而成的洪涝灾害也一直是社会发展的重大挑战。以喀斯特地区为例,该类型区仅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5%,却为全球1/4人口提供淡水资源,对人类福祉的贡献无可替代。但同时,喀斯特地区也饱受洪水困扰,尤其多为极具隐蔽性的地下水洪水。遗憾的是,截至目前,地下水泛滥风险远未引起公众、学术界以及相关业务部门的足够重视。为此,环江站伊朗籍博士后hamid m. behzad和聂云鹏研究员依托在伊朗和我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的研究经验积累,结合全球范围内其他非喀斯特地区相关研究成果,明确了地下水洪水的基本特征、巨大破坏力、易发区环境类型与复杂成因,以及诱发污染物迁移对地下水安全的威胁。评述进一步指出,由于地下水洪水与常规洪水在形成过程机制上存在明显差异,传统的防洪堤坝等措施几乎无益于地下水洪水的防范。此外,地下水洪水过程监测的极度匮乏,不仅限制了基于详实数据的预测模型构建,也限制了ai技术在无资料区洪水预报中功能的应用。据此,评述提出了以开发低成本地下水监测与数据传输设备、构建地下水监测系统网络为核心的举措,同时深入解析植被及土地利用变化等对地下水过程的影响,服务于由业务部门制定、公众参与、面向全球变化背景下地表和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综合水管理计划。本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和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项目资助。论文链接图1 评述正文及喀斯特地区洪涝灾害影像
2024-05-03
-
华南植物园阐述植物功能性状与生物多样性的多尺度连接
了解生物多样性的起源、分布规律和动态变化的内在机制是现代生态学的关键问题。基于功能性状的生态学(trait-based ecology)强调植物功能性状在群落构建和生态系统功能中的重要性,然而,功能性状也可以在更广泛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上提供与生物多样性的链接。因此,需要构建一个多时空尺度、基于植物功能性状评估全球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框架,以探究生物多样性形成和维持的生理生态机制,助力未来气候变化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预测。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植物生态与环境科学中心(pi叶清研究员)的刘慧副研究员,联合群落生态、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全球变化领域的多位科学家,提出了利用植物功能性状从不同生态维度分析和预测生物多样性的新视角,并同时考虑了演化和环境的影响(图1)。文章主要观点:1)在植物个体和物种尺度,不同器官、种内和种间的性状变异对于评估物种形成的生态演化动态至关重要,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也是物种生长和死亡的关键;2)在群落尺度,基于功能性状形成的生态位和适合度分化是当代物种共存理论的基础,而尚具争议的功能性状与群落动态之间的相关性则是深入了解生物多样性维持的切入点;3)在生态系统尺度,植物功能性状和功能多样性共同驱动了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之间的链接,并可提供物种和生态系统水平的环境耐受阈值;4)在全球尺度,植物功能性状可以揭示影响物种分布和全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过程,如引起物种形成或灭绝的关键性状,气候多样性-地理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等。最后,作为和功能多样性并列的系统发育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物种微观和宏观演化的基础。演化生态位保守性和环境共同影响了性状及其可塑性,并且影响性状之间的协同和权衡关系,从而导致环境变化下群落和生物多样性的改变。 该研究系统总结了植物功能性状在物种适应与共存、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物种分布和全球生物多样性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整合功能性状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生物多样性,并讨论了全球环境变化下功能性状和生物多样性相结合的未来研究趋势。相关研究成果已近期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biological diversity上。论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bod2.12004图1. 植物功能性状与生物多样性的多尺度链接 biological diversity是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2024年创办的一本同行评议、开放获取的全英文国际期刊(前三年免版面费)。主编是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研究员和英国莱斯特大学john seymour (pat) heslop-harrison教授。与国际知名出版商wiley合作全球出版发行。本刊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资源可持续利用为重点,致力于发表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原创性、开拓性、应用性成果与前沿进展,特别支持跨学科研究成果的发表,为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的学者搭建国际性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并打造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的综合性国际旗舰期刊,共同推动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的进步与发展。期刊网站: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29944139,欢迎感兴趣的科研人员投稿!
2024-04-30
-
燕麦曾是土耳其安纳托利亚地区小麦田中的杂草,在三千多年前被驯化,其基因组遗传多样性丰富,表现为基因组较大 (12.6 gb,6x),具有类似马赛克的染色体镶嵌结构,导致燕麦染色体结构变异的进化事件知之甚少,而其二倍体野生种基因数量相似,是燕麦抗逆、适应性状的基因宝库。为此,珍稀濒危植物保育研究组刘青团队,采用基因组学技术,组装燕麦野生种基因组序列,开展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研究结果加深人们对燕麦基因组起源的认识。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植物科学研究中心刘青副研究员等科研人员通过基因组测序和组装,获得高质量的长颖燕麦 (avena longiglumis,2n = 2x = 14) 基因组3.85 gb,注释40,845个蛋白质编码基因 (图1),并获得耐盐的转录组数据,为燕麦耐盐基因的开发带来新启示。 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发现,燕麦属野生种——长颖燕麦和异颖燕麦 (a. eriantha,2n = 2x = 14) 的共线性区域高度保守;二倍体野生种染色体易位发生在近端粒50 mb的区域 (图2),六倍体燕麦也存在类似的基因组间易位;确定燕麦属发生过post-rho全基因组复制事件。该研究重构禾本科早熟禾亚科的进化史,为燕麦基因组辅助育种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将推动燕麦野生种质资源应用。 相关研究成果已近期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scientific data和bmc plant biology上。华南植物园刘青副研究员 (第一作者) 和john seymour heslop harrison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华南植物园涂铁要副研究员、已毕业博士王梓维、硕士研究生熊圭参与该研究工作。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海外知名学者项目的资助。论文链接:liu et al. scientific data,2024,https://doi.org/10.1038/s41597-024-03248-6liu et al. bmc plant biology,2023,https://doi.org/10.1186/s12870-023-04644-7图1. 长颖燕麦基因组特征分析图2. 早熟禾亚科代表种祖先核型重建
2024-04-29
-
4月25日至27日,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畜禽新品种培育与现代牧场科技创新重点专项牛羊营养代谢平衡与甲烷减排技术项目启动会在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召开。4月25日至27日,“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畜禽新品种培育与现代牧场科技创新”重点专项“牛羊营养代谢平衡与甲烷减排技术”项目启动会在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召开。项目管理部门和依托单位领导、专家组和项目成员等80余人参加了会议。26日上午开幕式上,亚热带生态所党委书记谭支良致辞。他代表牵头单位对项目领导及专家的到来表示感谢,并表达了对项目团队共同努力、确保项目高质量完成的期望。随后,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农业科技办公室副主任王竑晟通在线上会议对项目启动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科发局将全力支持项目开展研究工作,做好协调和支撑保障,确保项目顺利开展和各项任务圆满成功。湖南省科学技术厅技术创新处调研员黄凯歌对各级专家与单位对此项目的支持和指导表示感谢。他指出项目进行中要注意形成协同创新体系,形成跨学科且具有原创性的成果,在畜牧养殖高效低排放方面取得突破,加强成果转化机制,共同推进人才建设和畜牧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最后,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专项管理团队项目专员蒋立围绕新形势新要求、专项总体情况、专项管理做法及重点关注事项等方面作了关于专项组织实施的报告。他指出要强化担当使命、制度建设、总结凝练和科研诚信,号召各方携起手来、通力合作、奋力前行,共同落实产业科技理念,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项目成员一致同意推选姚斌院士为项目专家组组长。随后,姚斌主持了ahc瘤胃甲烷排放监测设备(3.0版)揭幕仪式。项目首席科学家王敏研究员代表项目组作启动会汇报,从研究目标和考核指标、研究方案完善情况、研究内容与任务分工、预期成果和绩效分析、组织管理和保障措施、项目研究进展情况和项目执行难点,及应对举措等方面汇报了项目执行与管理方案。项目咨询和指导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姚斌和印遇龙,教授姚军虎、王军军、朱伟云、陈代文、林海、单安山,全国畜牧总站研究员刘桂珍,以及用户代表潘翠、魏勇、李志才、宛博和白振川等人,对项目进行了点评并就项目实施管理方案提出了针对性建议。26日下午,课题负责人研究员王敏,教授王佳堃、成艳芬、曹志军、甄玉国等分别就研究目标和考核指标、研究内容和任务分工、工作计划和时间节点和课题研究总体进展情况等进行了汇报。与会的专家组成员围绕实施方案、技术难度、验收标准、协调推进等一系列问题展开质询论证。专家针对各课题的汇报情况,从国家对项目立项初衷、项目的任务目标需要达到的要求、项目实施方案中的不足等进行了关键点梳理,并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以及可以进一步提升的内容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最后,王敏衷心感谢专家组提出的宝贵意见,并表示将协同各课题组进一步做好规划、优化实施方案细节。各参与单位表示将对本项目加强支持力度,团结协作,保质保量完成各项任务目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牛羊营养代谢平衡与甲烷减排技术”项目于2023年12月立项,项目参与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浙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兰州大学、西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长春博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单位。项目将创新中国牛羊营养代谢平衡和瘤胃甲烷减排的理论基础,研发促进能量利用和抑制甲烷生成的饲用添加剂产品,建立高效低排放节粮型日粮配制技术,构建牛羊营养增效调控技术体系,建成牛羊节粮高效低碳养殖的示范样板,为“乡村产业振兴”“肉奶食物安全保障”和“双碳”计划等国家战略的实施提供科技支撑。谭支良致辞(王昊昊 摄)王竑晟发言(李秋爽 摄)黄凯歌发言(王昊昊 摄)蒋立作报告(王昊昊 摄)领导和专家参加揭幕仪式(王昊昊 摄)王敏汇报(王昊昊 摄)参会专家及用户代表进行讨论(王昊昊 摄)课题负责人汇报(谢欣 摄)参会人员合影(王昊昊 摄)
2024-04-28
-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许永研究员课题组报道了一种新型的、高效的靶向cbp/p300的protac降解剂,可用于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相关成果近日以“discovery of highly potent and efficient cbp/p300 degraders with strong in vivo antitumor activity”为题发表在美国化学会(acs)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上。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许永研究员课题组报道了一种新型的、高效的靶向cbp/p300的protac降解剂,可用于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相关成果近日以“discovery of highly potent and efficient cbp/p300 degraders with strong in vivo antitumor activity”为题发表在美国化学会(acs)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上。aml是常见的血液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aml患者的五年总生存率低于40%,而且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因此,临床上亟需开展基于新靶标、新机制的抗aml药物研究。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结合蛋白(crebbp,cbp)及其高度同源的腺病毒ea1结合蛋白(ep300,p300)作为转录共激活因子与aml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20多年来,许多cbp/p300小分子抑制剂被报道。其中,cellcentric公司开发的ccs1477率先进入临床1/2期研究,用于白血病、前列腺癌等癌症的治疗。然而,目前还没有相关药物上市。许永团队长期致力于cbp/p300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并获得了系统性的研究成果(eur. j. med. chem. 2018;acta pharmacol. sin. 2019;j. med. chem. 2022;bioorg. chem. 2024)。然而,cbp/p300小分子抑制剂会面临两个问题:(1)化合物长期暴露会导致耐药;(2)化合物单独靶向cbp/p300的hat或brd域可能无法完全消除其功能。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策略,以获得更有效的治疗。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proteolysis targeting chimeras,protac)是一种利用小分子来调节蛋白水平的靶向蛋白降解技术。protac分子可以诱导靶蛋白与e3连接酶相互靠近并,使靶蛋白被泛素化,之后被蛋白酶体降解。在本研究中,我们选择ccs1477作为cbp/p300的配体,沙利度胺作为e3连接酶crbn的配体,设计合成了系列cbp/p300 protac分子(图1)。通过系统的构效关系研究和生物活性评价,该团队发现了两个高活性的具有双芳香环linker的cbp/p300降解剂xyd190和xyd198(图2)。这两个降解剂可有效抑制aml细胞系mv4;11的增殖(ic50分别为1.8 nm和0.9 nm),并以crbn和蛋白酶体依赖的方式高效地降解cbp和p300蛋白(dc50 < 2 nm)(图2)。蛋白质组学研究表明,xyd190和xyd198可有效下调cbp/p300蛋白,并且对其它溴结构域家族和分子胶底物的蛋白水平无明显影响。在mv4;11异种抑制瘤模型中,xyd190和xyd198可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tgi分别为88%和93%)(图2)。本研究为aml的治疗提供了一种采用新的作用机制的更优的候选药物。广州健康院许永研究员和张岩副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许永课题组博士研究生胡建康、硕士研究生徐鸿瑞和博士研究生吴天帮为本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基金,中科院sts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广东省博士后专项的支持。论文链接图1. 靶向cbp/p300的protac降解剂的设计策略图2. xyd190和xyd198的结构及活性数据
2024-04-26
-
豆科(leguminosae)是被子植物中物种数量仅次于菊科和兰科的第三大科,许多种类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与社会价值。紫荆亚科(cercidoideae)位于豆科较基部的位置,目前包含14属约335种,主要分布于泛热带地区,其中就包括了从广义羊蹄甲属中拆分出来新近成立的德昭藤属(cheniella r.clark & mackinder)。该属的属名是为了纪念华南植物园陈德昭先生在豆科分类学研究中的贡献。德昭藤属分布于中国南部-西南部、中南半岛、南亚和马来西亚,分布中心在我国广东、广西和云南,在clark等人的定义里含10种3亚种。尽管形态学和孢粉学证据都表明德昭藤属具有一系列的共衍征,明显不同于其它广义羊蹄甲属植物,但该属的界限、属下种间分类、种间系统发育以及关键性状的演化仍模糊不清或存在争议,需要进一步研究。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植物科学研究中心张奠湘研究员、涂铁要副研究员与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alexandre antonelli教授、美国史密森尼研究院文军教授等多家单位研究人员展开合作,结合形态学研究与质体系统发育基因组学技术,对德昭藤属的所有已知种类、与其形态上相近的部分显托藤属种类以及紫荆亚科代表性种类的系统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确定了德昭藤属在紫荆亚科中的系统发育位置,并描述了3个新种以及2个新组合,将德昭藤属的范围扩大到15种3亚种。该研究还通过幼苗生长实验揭示了二裂的叶片形态是德昭藤属的祖先性状,全缘或微凹的叶片为衍生性状。 该研究基于形态学和质体系统发育基因组学证据对德昭藤属物种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与属种界定,为德昭藤属的分类和起源演化等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相关成果近期已近期在线发表在植物分类学经典期刊taxon上。华南植物园博士研究生古诗然为第一作者,涂铁要副研究员为通讯作者,华南植物园已毕业硕士研究生曾求标和硕士研究生蒋凯文、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ruth clark博士、oscar alejandro pérez-escobar博士和alexandre antonelli教授、美国史密森尼研究院文军教授等参与该研究工作。该项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广东省林木种质资源调查等项目的资助。论文链接:http://doi.org/10.1002/tax.13177图1. 德昭藤属与显托藤属的花部形态多样性图2. 德昭藤属和显托藤属的叶与果实形态对比图3. 基于叶绿体基因组序列重建的紫荆亚科质体系统发育树
2024-04-26